火箭炮作为远程火力核心单位,其高爆发和超远射程特性使其成为战场关键角色。优先攻击目标应锁定敌方后排脆皮单位,尤其是自行火炮、榴弹炮等远程火力点,通过集中齐射快速压制敌方输出能力。火箭炮对装甲单位的伤害可达自行火炮的4倍,面对车辆类目标时具备绝对优势,但需注意其防御薄弱,必须严格保持与前线距离。作战时应确保火箭炮始终处于己方部队保护圈内,避免暴露在敌方空军或快速突击单位的威胁下。
火箭炮的阵地选择直接影响生存率和输出效率。理想部署位置是高地或森林区域,既能利用地形掩护减少被命中概率,又能保留对敌打击射程。喀秋莎火箭炮具有远程>近战的仇恨优先级机制,在攻打高等级目标时切忌与反叛军正面交火。配合方面需要坦克或步兵单位在前方吸引火力,同时侦察车提供视野支持,因为火箭炮射程虽远但无法攻击视野外的阴影区域目标。当用于攻城时,可先进行一轮火箭弹覆盖打击敌方防御工事,为后续部队创造进攻条件。
火箭炮部队需要精细的战术操作和即时调整。其弹药装填过程会消耗资源且需要时间,因此开火时机必须精确计算。面对敌方空军压制时,应提前部署防空炮或配合龙卷风火箭炮进行区域防空。海战场景中可利用火箭炮的超远射程实施岸基火力支援,但需注意舰船移动可能导致攻击落空。当战局不利时,应优先转移火箭炮单位而非让其陷入近战,保留火力核心才能维持战场威慑力。
后期大规模会战中,火箭炮的价值更为凸显。军团城市建成后应尽快升级二级建造喀秋莎和龙卷风等型号,这些单位无需进入阵地即可保持森林攻击加成。防守城市时可配合三座炮塔形成交叉火力网,对进攻方造成范围杀伤。需火箭炮属于易被针对的兵种,阵地战时必须做好保护工作,包括设置诱饵单位分散敌方火力,以及预留撤退路线防止被包抄。
资源管理和生产节奏对火箭炮运用至关重要。获取途径包括完成任务奖励、军事研究中心解锁以及商店直接购买。由于火箭炮生产成本较高,前期需合理规划资源分配,确保中期能稳定产出。作战中要严格控制弹药消耗,避免因过度开火导致补给断裂。重建被摧毁的火箭炮部队时,应遵循炮塔-空军基地-补给品厂-高产资源的优先顺序,以最快速度恢复火力投射能力。